
大通县牛羊养殖情况调查
赵永堂,刘德元
青海省大同县农牧业扶贫开发局。大同810100
青海省大同县位于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北部,北纬36°43′~37°23′n,东经100°51′~101°56′,总面积3090平方公里,海拔2280~4622米。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冬长冷,夏短凉,年平均气温2.8~5.1℃,太阳辐射强,光能资源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30~2605h,雨量集中,年平均降雨量落差450~800mm,无霜期100~120d。2013年,全县有20个乡(镇),289个村民委员会,7.48万农民,33万农业人口;全县有牛12.96万头,羊28.86万只,肉2.88万吨,奶3.8万吨,蛋2600吨,羊毛411吨;截至2013年底,农业总产值25.79亿元,农业增加值13.09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9325.57元(
大同县牛羊养殖1.1种
,共贩运和育肥牛羊157677头,其中牛42036头,羊115641只;2010年,135613人特宁牛羊被贩卖,其中牛37013头,羊98600只;比2010年增加22064头,同比增长16.27%,育肥净收入15345.66万元,截至2013年底,全县育肥牛羊418132头,其中牛129571头,羊288561头;参加牛羊养殖的农户43606户,涉及全县20个乡镇、264个行政村;2010年全县育肥牛羊341546头,其中牛126077头,羊215469只;37176名农民参加了牛羊养殖,涉及全县20个乡镇、264个行政村;猫的育肥率2000年,全区羊增加76586只;牛羊养殖户增加6430头
1.2规模养殖
截至2013年底,规模养殖场共贩运和育肥牛羊20675头,其中牛11720头,羊8955头;2010年,规模化养殖场贩运和育肥牛羊4000头,其中牛3200头,羊800头,比2010年增加16675头,同比增长416.88%;育肥纯收入2881.3万元,截至2013年底,规模化养殖场育肥牛羊25092头,其中牛7213头,羊17879头;有3L牛羊养殖场;2010年规模化养殖场育肥牛羊5691头,其中336头牛8头,羊2323只;七牛羊场;牛羊育肥存栏量较2010年增加19401头;牛羊场增加24个(
1.3截至2013年底,共出栏育肥牛羊137002头,其中黄牛30316头,绵羊106686只;2010年,全国共出栏育肥牛羊131613头,其中黄牛33813头,绵羊97800只,比2010年增加5389头,同比增长4.1%;育肥纯收入12464.36万元,截至2013年底,全县育肥牛羊393040头,其中牛122358头,羊270682只;43575户农户参与了牛羊养殖,涉及20个乡镇264户县行政村;2010年全县育肥牛羊335855头,其中牛122709头,羊213146只;37169户农户参与牛羊养殖,涉及全县20个乡镇、264个行政村;牛羊育肥存量比2010年增加57185头;2010年至2013年,全县牛羊养殖户增加6406头
大同县牛羊产量变化
大同县牛羊产量变化
1存栏量变化。2013年全县有牛129571头,比2010年的126077头增加3494头,增长2.8%;可育奶牛的数量达到815472663头,比7888头多4 2010年,增长3.38%;其中,退市牛50余头,22个养殖场存栏牛7213头,比2010年6个养殖场存栏牛3368头分别增加16头和3845头,增长266.67%和114.16%;14075户79805户,比2010年8168户30763人增加5907户,49042人,分别增长72.32%和159.42%;半舍饲农户达到22865户6730户,比2010年的58805户18590户减少11860户35940人,下降63.8%和61.12%;在2633户中,放牧和补饲的牲畜养殖户达到26538户2010年5746户家庭比19505年增加3113户6967人,分别下降54.18%和35.72%;246户牧民7150人,比2010年389户13636人减少143户6486头,比2010年减少36.76%和47.57%(
2)2010-2013年屠宰牛量变化情况,2013年销售牛42036头,比2010年37013头增加5023头,增长13.57%;其中,22个大型养殖场有50多头牛,2010年有11720头牛,6个养殖场有16头3200多头牛,增加8520头,分别增加266.67%和266.25%;实现舍饲的农户共销售奶牛9744头,比2010年的11930头减少2186头,下降18.32%;这个实现半舍饲的农户共销售牛9597头,比2010年的16526头减少6951头,下降42.06%;农户放牧补饲屠宰牛6053头,比2010年的3810头增加2243头,增长58.87%;仅放牧的农户有4922头牛,比2010年的1547头牛增加3375头牛或218.16%(
2.2大同县绵羊产量的变化
1)2010年至2013年绵羊存栏量的变化。Com)全县绵羊288561只,比2010年的215469只增加73092只,增长33.92%;可育母羊142050头,比2010年的153589头减少11539头,下降7.51%;其中,有200多只羊退出市场,而scale农场已达到9个,牲畜中有17879只绵羊,与2010年的2323只绵羊相比,增加了81556只,分别增加了800%和669.65%;1户180户农户实现家庭化饲养,比2010年增长100%;牧民放牧补饲4590户198750头,比2010年1296户56480头增加3294户142270头,分别增长254.17%和251.89%;1910户中有71842户农民,与2010年2980户中的156666户农民相比,分别减少了1070户和84824户,从2010年到2013年,绵羊屠宰量减少了35.91%和54.140/0(
2)变化。2013年,全县有115641只绵羊,增加了170只2010年9.86万人以上41人,增长17.28%;其中绵羊200余只,9个规模化养殖场8955只,2010年比800只增加了88155只,分别增加了800%和1019.37%;放牧补饲农户56241户,比2010年的26619户增加29622户,增长111.28%;单纯牧民屠宰绵羊50445只,比2010年的71181只减少20736只,下降29.13%(
3牛羊规模化养殖发展现状及特点
3.1规模化养殖发展现状
1规模化养殖程度明显提高。到2013年,有3.76万个牲畜温室,面积156小时㎡ 已经建成。那是你的e 22个养殖场50头以上奶牛,2010年6头以上16头,增长266.67%;有9个农场拥有200多只绵羊,比2010年的1个农场增加了800%(
2)种草养畜的观念得到了改善。2013年,泾阳、青林、宝库、香花等镇种植优质牧草8666.67hm2,主要种植燕麦、黑麦、箭舌豆、紫花苜蓿等品种。年产鲜草33万吨,青干草8.8万吨,青贮打包6万吨。与2010年3333.33hm2相比,增加5333.34hm2,增长160%(
3)牛羊养殖区布局不断优化。奶牛,肉牛逐步形成了以塔尔、良教、福乐、城关为中心,沿宁张公路7个乡镇延伸的第二条肉羊养殖产业带,重点发展奶业;在闹山区建立青林、孙让、宝库等8条肉牛产业带,关注肉牛产业发展;在香花、东峡等6个镇建立前脑山地区优良肉羊产业带(
4)政策扶持措施,促进牛羊产业发展。近年来,国家、省、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畜牧业生产和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对促进牛羊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3.2规模化牛羊养殖发展的突出特点
第一,规模化牛羊养殖的标准化、规模化程度逐步提高。截至2013年底,全县共有养牛场31个,牛50头以上,羊200头以上。二是完善了牛羊规模化养殖的饲养方式。从大面积放牧到舍饲和半舍饲。第三,受市场、价格等因素影响,农民的饲养积极性有所提高资金短缺是制约发展的瓶颈。受多种因素影响,规模化养殖的建设成本和生产成本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许多农民有扩大再生产的强烈愿望,但由于资金不足而无法实现。2.改良畜禽养殖体系不完善。受市场等因素影响,大同县畜禽养殖体系完善工作滞后,群众保留和引进的种畜不纯,反交配现象严重,造成品种多、品种杂、品种乱工业化进程缓慢,发展程度低。由于全县龙头企业少,没有发挥主导作用,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之间没有有效的联系机制,畜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家庭小生产模式驱动力不强,不适应现代市场需求(
4)水产养殖配套政策措施不完善。畜牧业仍然是一个薄弱产业,但是承担着城乡居民肉类食品供应的重要任务。它还需要来自各个方面的更多支持,以创造一个更宽松的开发环境。目前,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养殖规模化、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恶化等,信贷融资等(
5条建议
1建议政府围绕发展现代畜牧业和建立牛羊场的要求,制定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优惠政策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绵羊养殖业体系,从而保证了牛羊养殖业(
2)的稳定发展-规模养殖,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安排养殖用地,通过推进土地流转和售后租回承包,或利用荒山开展规模化牛羊养殖,解决畜牧业用地难的问题,荒滩(
3)在基础设施建设、新品种推广、畜牧业产业链延伸等方面提供金融支持,发挥金融投资的引导作用,引导多元化资金进入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加工领域,支持畜牧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离子(
稻草可喂牛,饲前需处理
1)选用优质稻草。稻草的营养成分以叶为主,其次是叶梗和茎。因此,应尽量选择草叶较多、黄绿色、质地柔软的秸秆。稻草不得含有沉淀物、塑料、羽毛、金属和其他异物。严禁使用受农药和霉变污染的秸秆,避免中毒(
2)合理加工。稻草可切成3~4厘米长的短节供牛食用。如有可能,最好在碱化、氨化或盐化后饲喂秸秆。碱化的方法是把切好的稻草放进去a罐或水泥罐,加入1%生石灰水或3%熟石灰水浸泡,24小时后取出投料;氨化法是将稻草浸泡在3%的氨水中,取出稻草7~10天,晾干,剪短后喂牛;盐渍法是每100kg稻草(切成小块)加盐0.6~1kg,温水150N160 kg,拌匀,放入水泥罐中压实,发酵1天左右,取出喂牛;酸化发酵法是将切好的稻草放入容器中,加入3%的春新益生菌液发酵2天,然后喂牛(
3)不单独喂稻草。营养素稻草含水量不高。即使牛达到最大采食量,也不能满足其营养需求。因此,我们应该饲喂一定量的绿色饲料或补充一些含有较多蛋白质的浓缩物。豆科牧草中含有较多的钙,可以弥补稻草中钙的不足。浓缩物应以豆饼、玉米、高粱等为主,不要喂过多的麸皮,尤其是含有过多磷的麦麸。长期喂养容易破坏人体钙磷平衡,导致骨骼脱钙软化,严重者瘫痪(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收悉时间:2014年8月11日赵永堂,男,1976年出生,大专,助理兽医(
- 野兔的生活习性 10-15
- 新生羔羊站不起来怎么办 10-15
- 牛场的环境卫生管理及防疫要求 牛场环境效果如何控制 10-15
- 种子收获后的田间管理 10-15
- 遂宁市红苕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10-15
- 羊肚菌真的有毒吗? 10-15
- 看牛态卖风景唱响绿色致富经 10-15
- 羊泰勒虫病的临床症状、诊断与防治 10-15
- 2020年养殖小龙虾前景怎么样?成本需要多少? 10-15
- 吸鳅吃什么 10-15
- 杜泊绵羊(杜泊羊)生活习性及特点 10-15
- 石板龟和草龟的区别 10-15
- 哺乳动物刺猬好不好养殖? 10-15
- 影响均匀有效抗体产生的因素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