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通牦牛
我大通牦牛主要分布在青海省大通养牛场。该农场位于青海省大同县西北部、祁连山支流大阪山以南的宝库山峡谷中。东西长约40km,南北宽约15km,海拔2900~4600m。年平均气温0.5℃,全年无绝对无霜期,年降水量463~636mm。草地类型以高山草甸和山地草甸为主,占草地总面积的90.9%。食用草主要是禾本科牧草,如披碱草、棉、肯塔基草地质量好(
II。育种过程
(I)育种材料
大同牦牛育种以捕获后驯化的野生牦牛为父本;母本是从大同养牛场的学龄母牛群中选择强壮的黑毛母牛,组成基本母牛群。采用杂交方法建立育种核心群,加强选择和淘汰,适当利用近交、封闭育种等手段,选择生长发育速度、体重、抗逆性、繁殖力等主要性状,向肉质方向培育。经过三四代的杂交,其重要经济性状肉质生产性能、繁殖性能、抗逆性显著提高,体形、外观得到改善,毛色高度一致的新品种牛肉牦牛,稳定的遗传特性和1/2的野生牦牛基因((2)繁殖过程
野生牦牛是青藏高原野生牛种的宝贵遗传资源,分布在海拔4500~6000m的广大高寒荒漠地区。公牛体格健壮,体格发育良好,体高1.8~2.0m,体长2.5m,体重800~1200kg。长期以来,野牦牛所处的环境比家养牦牛更为恶劣,因此,野牦牛具有str对青藏高原恶劣自然生境的适应性。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兽医研究所科研人员与青海省大通养牛场养殖基地科研人员,连续20年在农业部、科技部等部门下达的项目支持下,逐步建立和完善牦牛新品种选育方向和技术路线,要解决青藏高原低投入草地畜牧业生产体系中牦牛问题,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是一个难题保持其独特的遗传性能和适应性。1983年驯化并成功采集了野牦牛精子。家养牦牛的选育和利用野牦牛优良基因改良家养牦牛已取得初步成功。之后,逐步明确了牦牛育种的目标和方法,制定了多种育种措施,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了野牦牛冻精规模化育种,建立了野牦牛站,核心育种群育种和野血牦牛育种群(大同育种场)及扩大推广面积构成的牦牛新品种育种体系【/】。通过严格的选择、消除和交叉修复目前,野牦牛血液含50%的育种核心群数量不断扩大,质量稳步提高。同时,对第二代和第三代黄牛的生长发育速度、产肉性能、泌乳性能、羊毛(羊绒)生产性能及相关遗传特性进行了连续测定和研究。始终把适应恶劣环境条件即抗逆性作为重要的选择目标,进一步改善栽培条件,充分发挥新群体的遗传特性。新牦牛群w生物学和经济特性的系统研究并在生产中反复应用和验证,使新牦牛群的品质得到一代又一代的提高。2004年,养殖场核心群成年奶牛4000多头,包括2200头新品种理想母牛和150头特等新品种理想公牛(
三、品种特性及生产性能
(一)体貌特征
1、外观特征大同牦牛黑褐色毛,明显的灰白色背线从后半个发髻到背部,以及灰白色或乳白色的嘴唇和眼睑。指甲很高,颈部隆起(尤其是公牛),背部和腰部直向十字架,略微隆起。身材高大、强壮、紧凑、发育良好、胸部开阔,四肢略高但强壮,呈肉身状。公牦牛有角,头重,颈短、粗、深;雌性牦牛头长,眼睛又大又圆,很漂亮,大部分都有角,脖子又长又细。下半身密布着粗糙的长毛,身上夹着绒毛和两种毛发,裙毛密而长,尾毛长而蓬松(
2.大同牦牛的体重和体尺见表1和表2(
表1.成年大同牦牛的体尺
表2.大同牦牛的体重[/]
(II)生产性能
1.产肉性能大同牦牛6月龄f全乳犊牛平均体重117kg,屠宰率48%~50%,净肉率36%~38%;18月龄公牦牛平均体重150kg,屠宰率45%~49%,净肉率36%~37%;成年公牦牛平均体重387kg,屠宰率46%~52%,净肉率36%~40%。鱼骨比为3.6,眼肌面积为58.28cm2。肌肉含水分74.23%±0.19%,干物质24.02%±0.78%,粗蛋白22.56%±1.40%,粗脂肪3.30%±1.70%
2。产奶性能大同牦牛150天产奶量为(262.2±20.2)kg(不含犊牛吸乳量的1/3或1/2),平均乳脂率为5.77%±0.54%乳蛋白率为5.24%±0.36%,干物质为17.86%±0.52%(
3.产毛性能大同牦牛每年剪(拔)毛一次。成年牦牛平均产毛量雄牦牛1.99kg,雌牦牛1.53kg,3岁以下牦牛1.12kg(
表3大同牦牛产绒性能
4.繁殖性能大同牦牛繁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发情交配集中在7月份,八月和九月。雄性牦牛在18个月龄时性成熟。24~28月龄可正常采集精子,平均采集精子4.8ml。自然交配时,雌雄牛的比例为1:25~30,可以是u直到10岁左右。母牦牛多为24月龄,少数为36月龄;发情周期21天,发情时间24~48小时;妊娠期250~260天。总受胎率70%,犊牛成活率95%~97%。大同牦牛以其稳定的遗传性能、良好的产肉性能、优良的抗逆性和对高寒草原的适应性,深受牦牛养殖区群众的欢迎。对建立我国牦牛种子生产供应体系,改善我国牦牛生产状况,提高牦牛产量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牦牛养殖业的综合效益。通过建立开放式牦牛养殖体系,大同养牛场从1998年至2005年向全国销售了1.7万头种牛和27万剂冷冻精液,并对牦牛进行了30年的改良。促进了当地畜牧业经济向高效、集约、科学的畜牧业方向发展。大同牦牛农业产业标准(ny1658-2008)于2008年7月颁布(
v。品种评价
大同牦牛具有良好的产肉性能、抗逆性和稳定的遗传性能,已成为牦牛产区改良当地牦牛的首选种源。我的朋友其繁育体系和繁育技术的创新,填补了世界牦牛没有繁育品种和相关技术体系的空白,创造了利用同一野生近祖种繁育新品种的方法,提高了牦牛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科学畜牧水平,成为牦牛产区广泛推广应用的新品种、新技术。200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目前项目组开展了“牦牛生长发育性能和肉质性状重要功能基因的鉴定与鉴定”的研究,为牦牛生长发育提供了基础依据用于牦牛分子育种。将常规育种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相结合,进行品系选育,加强栽培,提高品质,扩大数量,使该品种在牦牛产区的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杜泊绵羊(杜泊羊)生活习性及特点 10-15
- 鲁西黄牛养殖,剪趾甲的黄牛卖价高一头5万元[每日农经] 10-15
- 种子收获后的田间管理 10-15
- 哺乳动物刺猬好不好养殖? 10-15
- 石板龟和草龟的区别 10-15
- 正宗香猪猪苗一斤多少钱 10-15
- 鲫鱼吃什么饵料 10-15
- 牛场的环境卫生管理及防疫要求 牛场环境效果如何控制 10-15
- 野兔的生活习性 10-15
- 花甲怎么养 10-15
- 羊肚菌真的有毒吗? 10-15
- 看牛态卖风景唱响绿色致富经 10-15
- 吸鳅吃什么 10-15
- 大花蕙兰不开花怎么办,不开花原因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