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更新
  • 养殖信息网(农村养殖创业,攻略学习大全)

养殖信息网

狗狗召唤求带回家
您当前的位置:养殖信息网 - 首页 - 养殖资讯 - 养殖新闻 - 兽药残留的现状与危害
养殖新闻

兽药残留的现状与危害

2024年10月15日 编辑:养殖网 浏览: 306次

【摘要】

兽药残留问题已逐渐成为社会热点问题。近年来,兽药残留引起食物中毒,影响畜禽产品出口的报道越来越多。药物残留不仅能直接对人体产生急慢性毒性,引起细菌耐药性的增加,而且通过环境和食物链的作用,间接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而且,兽药残留也影响着我国养殖业的发展和国际市场。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控制兽药残留的发生(

[关键词]兽药;渣油铝;毒性;现代畜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抗生素、维生素、激素、金属微量元素等的使用已成为畜牧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遗憾的是,由于科学知识的缺乏和经济利益的驱使,药物滥用在养殖业中普遍存在。这种情况在中国尤其严重。兽药滥用的直接后果是导致兽药残留在动物性食品中,摄入后会影响人体健康。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对人体的潜在危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兽药残留主要是由于不合理使用药物治疗疾病和作为饲料添加剂造成的。发达国家对兽药残留问题的关注由来已久。在大多数国家,JECFA(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的建议被用作评估和使用添加剂的指导原则。JECFA是一个国际毒理学专家组。1987年,JECFA第32次会议报告了兽药残留的毒性评价。目前兽药残留分为七类,分别是:抗生素、肠杀菌剂、生长促进剂、抗原制剂、锥虫、镇静剂和抗生素β- 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我国虽然制定了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的最高限量标准,但并没有得到有效实施。据估计,滥用和过度使用兽药特别是抗生素的情况非常严重(去年以来,克伦特罗(盐酸克伦特罗)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引起国人的广泛关注)。据广东省兽药检验所提供的报告,广州市去年初对屠宰生猪进行了调查,克伦特罗残留阳性率高达59.4%。谷城郊区发现非法批量生产销售含有克伦特罗的饲料添加剂鞍州、顺德、增城、博罗、四惠。今年1月,浙江省杭州、金华、嘉兴等地发生6起食物中毒事件。中毒者相继出现潮红、胸闷、心悸等食物中毒。省疾控中心在食品样品中检出不同浓度的克伦特罗。今年2月,北京市卫生局从6个市场采集了53份生猪肝样品,盐酸克伦特罗检测由北京市卫生防疫站进行。结果表明,4份样品呈阳性,阳性率为7.5%,含量为0.01~0.06%Mg/kg(

用国标TCC法测定我国部分地区销售的鲜奶中抗生素残留。1991年李全超和1992年王晓光测量,长春市销售的鲜奶中抗生素阳性率分别为3.3%和2.5%。结果表明,1997年、1999年和2000年我国畜禽产品抗生素阳性率分别为2%、11.7%和5.3%,几年前我国畜禽产品开始进入国际市场,但由于药物残留超标,被一些国家退回、销毁甚至中断。1990年,一万吨出口到日本的肉鸡被要求销毁所有产品,因为残留的氯吡啶,一种抗球虫药物g、 超过标准。同年,出口德国的蜂蜜因农药杀虫脒残留超标而被退回,随后欧共体、美国、日本相继拒绝进口中国蜂蜜,使中国蜂蜜难以在世界市场上销售。1998年4月,从内地出口到香港的猪在食用内脏后中毒。原因是内脏含有盐酸克伦特罗

。此外,由于催眠酮、雌激素、抗生素等药物残留超标,我国畜禽产品出口已被取消(

鳗鱼养殖加工是一种高附加值的农产品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东、福建、广西等沿海地区的工业发展迅速。它的规模和技术含量在1990年代中期得到了迅速的提高,并不断扩大和提高。中国的鳗鱼及其产品主要销往日本。日本曾对中国出口的鳗鱼进行调查,发现中国鳗鱼养殖中广泛使用抗生素,药物残留检出率相当高。1994年,日本政府制定法规,加强对来自中国的鳗鱼抗生素、磺胺制剂和恶喹酸的管制和检查。未检出土霉素等四环素类抗生素(检出限为0.1mg/kg)。从今年4月10日起,日本决定检查进入日本市场的各批次鳗鱼和产品的土霉素残留情况。这意味着我国鳗鱼出口将面临严峻挑战。如果有关方面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鳗鱼加工企业、养殖户和鳗鱼饲料加工企业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

1995年和1996年,欧盟兽医委员会派出人员对中国进行了检查和评估,并发现中国的兽医卫生状况不能满足欧盟的要求,于是决定从1996年8月1日起禁止从中国进口禽肉,1997年和1998年,欧盟派人到中国进行检验,但结果仍然没有得到证实满足其要求。目前,我国肉、蛋、奶的出口形式仍相当严峻,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未来,大量来自发达国家的低成本、低残留动物性食品将流入中国。如果不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仅我国动物性食品出口不畅,而且在国内市场的地位也将受到严重影响(

可喜的是,虽然我国兽药残留研究起步较晚,有关部门已开始重视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问题,制定了各种兽药残留监测法律法规修订了《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限量标准》,并开始建立全国兽药残留监测体系(

2兽药残留对公众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2.1毒副作用

2.1.1急性中毒

如果一次残留量过大,就会发生急性中毒反应。例如,在西班牙,43名家庭成员在吃了一次牛肉肝后集体食物中毒。原因是牛肝脏中含有大量盐酸克伦特罗。1998年5月,香港公鸡17人因食用内地供应的猪脏器而中毒。同时,广东省高明市人民医院在一周内还接收了7名饮用猪肺汤中毒的患者。今年1月8日和10日,浙江省发生了大量食物中毒事件。中毒是由猪肉中的盐酸克伦特罗引起的。当然,急性中毒的发生比较少见,药物残留的危害主要是由于长期接触或逐渐积累(

2.1.2过敏反应和过敏反应

一些抗生素如青霉素、磺胺类药物,四环素和一些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会引起一些人的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的症状多种多样,较轻的有

麻疹、发热、关节肿痛、蜂窝织炎。过敏性严重者可发生急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当这些抗生素残留在肉类食品中并进入人体后,一些敏感人群就会产生致敏抗体。当这些致敏个体暴露于这些抗生素或用这些抗生素治疗时,这些抗生素将与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并且会发生过敏反应。一名对青霉素高度敏感的英国患者在食用含有约10iu/ml青霉素的市售牛奶后出现过敏反应。1984年,美国一名45岁的妇女因食用含有青霉素的冷冻食物而患上过敏症(

2.1.3三种致癌作用

是carci致遗传、致畸和致突变作用。环境中的药物和化学物质会引起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对人类造成潜在危害。例如,苯并咪唑可以通过抑制细胞活性杀死蠕虫和虫卵。然而,其对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使其具有潜在的致突变和致畸作用。许多国家认为人类食物不应含有任何已知的致癌物质。对经过致癌物处理或饲喂的食用动物,屠宰时不得在其食用组织中残留致癌物。当人们长期食用含有三种药物残留的动物性食品时,这些残留会对人体产生有害的影响,即蓄积晚期进入人体,最终产生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

。近年来,我国人群癌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这与环境污染和动物性食品中的药物残留有关。如雌激素、硝基呋喃、砷制剂已被证明具有致癌作用,许多国家已禁止这些药物用于食用动物(

2.1.4影响胃肠道菌群

在正常人体内存在大量细菌。如果长期接触动物性食品中的小剂量抗生素残留,会抑制或杀灭敏感菌,耐药菌或条件性致病菌会大量繁殖,并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生态平衡将被破坏。它使人体易患传染病,并且由于耐药性而难以治疗。Mokhtar报告了27例日本血吸虫感染者在吡喹酮治疗前后的结肠菌群变化。需氧菌和大肠杆菌计数。大肠杆菌样细菌治疗后48小时明显增多(

2.2细菌耐药性增加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得到加强,许多细菌已由单一耐药发展为多重耐药。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相当于连续低剂量用药。动物身体的长期接触随着药物的使用导致耐药菌和耐药性的增加。动物性食品中的抗生素残留也使人们长期接触药物,导致人体内耐药菌增多。如今,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细菌耐药性已达到更严重的程度。根据1996年明治制药的统计,从动物中分离的沙门氏菌对四环素的耐药率为家禽10%,猪58%,牛85%;家禽、猪和牛对链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8%、44%和34%。刘永贤等1998年报告了延安地区1230株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G+菌对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的敏感性分别为98%和10%~20%。G菌对氨苄西林、头孢菌素和氟喹诺酮的耐药率分别为80%、30%和10%~20%。李春梅等人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头孢噻吩、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等具有高度耐药性,林可霉素和红霉素(

是目前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动物病原菌的耐药基因是否会传染给人类病原菌。因为已经证实人与动物之间存在耐药基因转移的问题。例如,那些不直接与抗生素接触但又是近邻的那些正在或曾经接触抗生素的人被发现携带大量耐药质粒。在世界上从未使用过抗生素的地区,人们也发现了这些质粒。动物的情况与人的情况相似。然而,关于耐药质粒在人与动物之间的转移一直存在争议。然而,一些实验已经证实耐药基因可以在人和动物之间传播。Stuart

levy用携带质粒psl222-6的禽类大肠杆菌感染了两只母鸡,该质粒对氯霉素和四环素具有抗药性。然后他研究了那些在与这些鸡接触两个月后,结果显示在两个人身上发现了质粒。亨特等人从使用安普霉素多年的猪场的仔猪粪便、周围环境、牛舍和牧场主中分离出E。大肠杆菌对安普霉素耐药。这些耐药菌株都含有一个约62kb的类似质粒,编码安普霉素抗性,并且这些质粒可以相互转移。1997年日本爆发的O-157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中毒被证实与畜禽病原菌和耐药性有关

2.3对临床用药的影响兽药残留给机体带来毒性,增加细菌耐药性影响临床常规用药,甚至造成患者生命危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3.1给疾病的临床诊治带来困难

长期接触某些抗生素会降低机体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引起各种疾病,引起疑难疾病,或产生不明原因的毒副作用,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临床上使用苄基丙酮香豆素,往往会导致出血。女性常有月经过多、月经失调、性功能障碍等疾病,且长期治疗。导致这些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肉类食品中维生素E的残留,而维生素E是由维生素E对维生素K的拮抗作用引起的。临床医生通常很难考虑这一点。畜牧业中的维生素E,被称为万能维生素,对畜禽的生长发育和保护起着重要作用。2.3.2抗生素的失效使医疗费用过高,社会负担加重(临床病原菌耐药性的增加使抗生素的疗效越来越低。使用标准剂量已不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必须不断增加剂量才能见效。此外,在传染病的治疗中,医生第一次使用的抗菌药物往往失效,患者不得不再次尝试几种药物,使医疗费用不断增加。辛西娅·吉尔伯特曾经给一个肾病患者服用过各种抗生素,但无论是药片、胶囊还是注射剂,都是无可救药的;从普通的氨苄西林到最好的实验新药替考拉宁,患者血液中仍含有大量肠球菌,肆无忌惮,这些细菌慢慢导致红细胞中毒,最后患者因血液中大量细菌感染而死亡。在动物养殖中,当传染病无效时,饲养抗生素的成本就很高不仅增加了,而且由于疾病的长期存在,影响了动物的生产性能,降低了养殖利润,甚至失血

2.3.3药物滥用给新药开发带来压力,细菌耐药速度加快,耐药能力增强。这使得抗菌药物的使用寿命逐渐缩短。有必要开发新品种来克服细菌的抗性。细菌耐药性越快,临床对新药的需求就越快。然而,开发一种新药并不容易。过去,制药公司偶然发现了新的抗生素。他们问d员工在国外旅行,取回当地土壤样本。这样,总部的化学家就可以筛选出土壤微生物产生的抗生素。然而,土壤中的抗生素并不是无限的,因此寻找新的抗生素越来越困难。近年来,喹诺酮类药物的兴起似乎让人们看到了战胜细菌的曙光,增强了人们通过化学合成和结构修饰寻找新型抗菌药物的信心。然而,随着喹诺酮类药物的广泛应用,细菌也迅速产生耐药性,这在我国十分重要,形势尤为严峻。据估计,约有50%的人感染了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已经产生耐药性动物的比例较高。化学合成抗菌剂具有周期长、技术要求高、投资大、命中率低等优点。一个新品种从开发到临床应用需要超过1亿美元。许多制药公司并不倾向于通过化学合成来寻找新的抗生素,但集中在海底和原始丛林寻找天然抗生素(

动物用药后,新型抗菌药物的开发速度减慢,细菌耐药性加速(

2.4兽药残留与环境(

是一个危险的趋势,药物以原药的形式被消除与粪便、尿液和其他排泄物形成或代谢物,并留在环境中。随着世界各国环保意识的增强,兽药在环境中的积累、转移、转化及其对各种生物和人类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大多数兽药在排入环境后仍具有活性,对土壤微生物、水生生物和昆虫都会产生影响。Hamscher

g[21]报道在施用动物粪便的土壤表层0-40cm处检测到土霉素和金霉素残留,其最大浓度为分别高达32.3mg/kg和26.4mg/kg。Abdel-Nasser

m等研究了不同植物提取物中药物残留对微生物的影响。用正己烷、乙醚、甲醇和水分别提取番石榴叶、蒜头、麦秸、甘蔗叶等12种植物中的药物残留,大多数植物的乙醚提取物抑菌活性最高,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作用强于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抑制作用。Dijek

P

V等发现,21种添加抗生素的饲料对土壤和水中的36种典型微生物敏感,其余29种微生物中只有7种具有天然抗性对这些常用的抗生素的反应。环境也会稀释药物。因此,抗菌药物残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应该很小。小剂量抗生素长期排放到环境中,会增加敏感菌的耐药性。耐药基因不仅可以储存在水环境中,还可以通过水环境进行扩展和进化。Wollenberger

l报道了甲硝唑、喹乙醇、萘啶酸、土霉素、tamuramycin和泰乐菌素对甲壳类动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喹乙醇对甲壳类细蚤的急性毒性最强,对水环境有潜在的不良影响。强

报道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和甲贝霉素能在粪便中保持8周的活性,对草地和堆肥周围的多种昆虫有较强的抑制或杀灭作用(

兽药残留进入环境后能转移,在各种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在动植物中转化或积累。Stumpfm等人在生活污水灌溉的植物废水中检测到多种药物残留。各种药物残留的平均浓度范围大多为0.1~1mg/L。废水经过这些处理厂后,药物浓度下降了12%~90%。残留的毒品继续流入河流,对河流造成污染。河水中药物的平均浓度范围为0.02~0.04mg/l,最高浓度为0.5mg/l。Coats

J

r等发现己烯雌酚和氯吡啶在环境中的降解非常缓慢,但只有己烯雌酚具有生物累积性;吩噻嗪易于生物降解;磺胺二甲嘧啶是一种较易被生物降解的农药,在某些生物体内积累量很低(

3结论随着对动物性食品需求的不断增加,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兽药残留不仅影响人们的健康。不利于人的健康发展水产养殖业与国际市场的关系。为有效控制药物残留的发生,必须规范畜牧业生产实践中的用药行为,建立一套药物残留监测制度,并对违规行为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

李银生,曾振玲(药理学系,华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广东广州510642

本文由(养殖信息网)栏目整理发布:http://www.yangzhixinxi.com     养殖网     养殖项目

微信咨询 咨询宠物专家 您可以点击微信二维码,扫码添加客服进行咨询,我们将会发给你更多的照片和视频,让您挑选。
扫码关注
扫码访问移动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