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河李其恒:返乡养牛巧致富 秸秆回收废变宝
创业农民李启恒
挤奶场
秸秆青贮池
在当前“大众创业创新”的“创意时代”,农民返乡创业无疑是创业大潮中的一道新景观。他们在农村出生长大。他们了解农村,有乡土情怀,外出经验丰富。回到这片熟悉的土地,将为更强大的农业和更富裕的农民注入“正能量”。李启恒,一位返乡创业者,是唐安县
返乡农民创业的典型代表。他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依托,建了一个伊利农场联合伊利集团(平顶山)乳业巨头。整个工程分为两个阶段。项目的第一阶段已经完成。现有职工22人,专业技术人员2人,拥有优质奶牛670多头,日产鲜奶6吨以上,年收入1000多万元,青贮池3个,秸秆年储藏量7800余吨,拟充分发挥饲喂管理科学、销售渠道畅通、饲料质量充足三大优势,建设一个养殖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信誉可靠、发展前景好的企业。预计将覆盖整个区域占地300亩,总投资5000万元,年库存规模3000吨,日产鲜奶50多吨,年收入3000多万元(
李启恒告诉记者:“现在由于机械设备的问题,秸秆回收的压力很大,人们排了很长时间的队。每个人都很无聊。有些人不想把稻草扔到地里,这对环境影响很大。从长远来看,养牛业的发展潜力仍然很大。一头牛一年可以消耗大约10吨稻草,如果所有的稻草都被回收,至少1000头牛一年可以吃它,这可以增加更多的收入。”
)
收集所有stra为做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秋季禁烧工作,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东王集镇党委、政府尽快启动,不断拓宽渠道,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真正做到变废为宝。同时,也有效地解决了玉米秸秆焚烧的隐患,对环境保护和养殖起到积极的作用(
据了解,目前,该乡有安庄、万两个奶牛场有1400多头牛。今年青贮玉米秸秆1.8万余吨,其中玉米芯秸秆青贮3000余吨,纯秸秆1.5万余吨。按每公斤玉米芯秸秆0.15元、纯秸秆0.05元计算,可为周边9000亩玉米种植户带来24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平均每亩增加260多元。明年,两个农场将继续扩大养殖规模,提高玉米秸秆青贮能力。预计青贮玉米秸秆2.5万吨以上,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大大缓解玉米秸秆造成的环境压力李启恒虽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他有思想,有毅力,有创新精神,在创业的道路上走得很稳。下一步,他准备继续扩大规模,吸纳一批农户共同饲养奶牛场,实施市场对接基地、基地对接农户的产业链,带动人们快速致富;扩大就业率。奶牛场建成后,将安排数百名工人解决当地群众的就业问题;为实现能源再利用,农场排出的牛粪将利用沼气技术生产新的清洁能源,发展有机肥料,形成生态环境铝链模型,可增加各种有机效益(
- 小尾寒羊外貌基本特征鉴定 10-15
- 怎样使羔羊安全越冬 10-15
- 怎样选择育肥牛的品种、年龄、体重、体质 10-15
- 奶山羊高产高效管理方法浅析 10-15
- 新手养豚鼠要注意什么?这四点不容忽视! 10-15
- 介绍两个引进牛优良品种 10-15
- 提高种公牛精液品质的几项方法 10-15
- 小尾寒羊羊痘防治方法 10-15
- 安格斯牛的特征特性 安格斯牛的的选育 10-15
- 杂食鱼类清道夫鱼能吃吗?能长多大?市场价多少钱一斤?和什么鱼混养好?怎么养? 10-15
- 养羊新模式 10-15
- 鸡瘟症状与防治方法 10-15
- 怎样科学地给牛投药打针 10-15
- 新生羔羊站不起来怎么办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