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传染性脓疱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和防控方法
绵羊传染性脓疱病,也称为传染性脓疱皮炎,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其特征是绵羊的皮肤和粘膜上有水泡、丘疹或脓疱,如嘴、鼻孔、嘴唇、四肢和乳房周围。破裂后会变成疣状厚痂。该病发病率高,传播迅速。其主要原因是羔羊的症状严重,恢复期往往影响发育。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以下内容:绵羊传染性脓疱病的临床特征,绵羊传染性脓疱病的诊断和预防控制措施(
1.临床症状
在发病早期ick绵羊表现出抑郁,拒绝吸奶或进食,嘴角内外或上下嘴唇的皮肤和粘膜充血,并散在红疹。然后受影响的区域会逐渐肿胀,大量清澈的唾液会从嘴角流出。张开嘴后,你可以看到牙龈红肿。皮疹形成脓肿后,会迅速破裂,形成无皮溃疡,然后形成灰褐色痂。随着结痂的不断增多,会形成黑色疣状硬结痂。如果病羊症状严重,舌表面和口腔粘膜会出现明显的脓肿和溃疡,导致全身明显肿胀和外翻e唇,形成的疣状痂像桑椹隆起。有些病羊结膜发红,眼睛分泌炎性分泌物,甚至失明。2.实验室诊断
病毒分离和培养。以病羊脓疱、痂为病料,按1:10的比例加入浓度为10000 IU/ml的双抗体溶液,充分研磨成混悬液,分装于1.5mlep管内,4℃冰箱保存6h或过夜。以3000 R/min的速度离心溶液20 min。将上清液接种到生长良好的单层肾细胞中并传代多次。当70%-80%的细胞发生病变时,病毒就会死亡可以收获解决方案。反复冻融3次后,置于-20℃冰箱备用。治疗后的疾病材料可接种于羔羊肾细胞、羔羊睾丸细胞、胎羊肌肉细胞、胎羊皮肤细胞、原代胎牛肌肉细胞和牛睾丸细胞上进行病毒分离,其中以羔羊肾细胞和羔羊睾丸细胞最为常用。嗜酸性病毒包涵体与细胞病变有关,但诊断仍需电镜观察。病毒接种后,细胞膨胀,逐渐变圆,折射率显著增强;然后,这些细胞相互融合,产生细胞大小差异明显,缝隙变宽,形成网络,然后开始收缩和聚集,像葡萄簇(
电镜观察。将病毒细胞培养基反复冻融3次,4℃下以3000r/min的速度离心20min,分离沉淀物和上清液,用2%磷钨酸负染,电镜下观察病毒形态。可见病毒颗粒呈短棒状,大小为280nm×140nm,两端钝圆,表面网络结构有一定规律。这种网络结构是由特殊的管子组成,这些管子倾斜平行地缠绕在一起病毒颗粒沿长轴按一定规律形成图8,形成一种特殊的毛簇状表面结构(
血清学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琼脂凝胶沉淀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病毒中和试验、凝集试验、间接ELISA法、免疫荧光试验等。血清中和试验和ELISA检测法是比较常用的方法,特别是ELISA法简便、灵敏、快速、易于标准化(分子生物学检测。主要包括vir和B2L基因的PCR检测方法、TaqMan技术的实时定量PCR方法、多重PCR、半巢式RT-PCR、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上述检测方法不仅可以在分子水平上快速、特异地检测疾病材料中所含的病毒,还可以快速识别具有类似症状的其他病原体,如口蹄疫、羊痘等(
3.预防和控制措施
疫苗接种。目前可以用更多的疫苗来预防该病,但由于不同地区流行的病毒株并不完全相同,病毒株的毒力也有一定差异,因此有必要因地制宜地调整措施,常采用细胞传代培养制备的减毒疫苗和壳乳化制备的灭活疫苗,可有效地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预防了这种疾病。取病羊唇痂,切成块,磨成粉,再加入适量50%甘油消毒生理盐水,稀释成1%混悬液,然后将混悬液涂在羊大腿内侧皮肤划痕处,或在耳壳皮肤上刺种子。母羊通常在交配前接种,接种处会形成局部硬痂。他们的后代羔羊可以通过吮吸初乳(
紧急治疗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一旦发现病羊,应立即将病羊与假定健康的羊完全隔离,并对现场和围栏进行严格消毒。一般情况下,3%的苛性钠或干石灰粉可用于对操场、围栏和喂食槽进行消毒。1%高锰酸钾可用于对病羊喂养后的剩余饲料或接触母羊的乳房进行消毒,以避免在吸吮期间感染其他羔羊(
对症治疗。主要治疗原则是清洁、消炎、收敛。病情轻微时,不需要治疗,约1-2周后即可恢复。然而,为了缩短病程,避免持续的继发感染,应采取对症治疗。先用镊子将病羊患处的痂去掉,再用0.1%-0.2%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干净,然后涂抹适量2%龙胆紫或碘甘油。在最初阶段,每天使用一次。3-4天后,每1-2天使用一次,同时肌注适量黄芪多糖、青霉素等药物,避免继发感染。如果病羊症状严重或体质虚弱,可结合静脉注射适量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C和ATP组成的混合溶液,以增强体质。如果病羊疫区有脓肿、溃疡和感染细菌,不仅应按一般措施治疗,还应肌注利巴韦林和青霉素,或250ml等渗葡萄糖生理盐水加4~5mgjkg甲硝唑注射液,同时口服0.5gjkg复合维生素B,连续3天(
1。临床症状
绵羊传染性脓疱病潜伏期一般为3~8天。大多数病变开始于羊的唇部,并继续扩散到唇部边缘。然而,在临床诊断中,也有一些病例的初始病变开始于眼周部位。如果病情严重,病变可能在口腔部位,如牙龈、腭和舌头(
)一般来说,在疾病早期,病羊的口角、嘴唇或鼻子上会出现一些小红斑,这些红斑分散,因此很难确定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如果不及时控制病情,红斑会变成结节,逐渐变成脓疱和水泡。如果疱疹破裂,它将在后期发展成黄色硬痂。患有轻微疾病的羔羊会从硬痂脱落中恢复。患有严重疾病的羔羊可以拉伸2~3周,导致脓疱和水泡,最终可能扩散到整个面部。不仅难以控制,而且硬痂与后期的脓疱、水泡相连,极易皲裂,引起局部出血,严重影响病羊的饲养,导致病羊死亡。不常见的病变是肢体病变,主要发生在羊群,经常发生诊断
2.1临床诊断方法
临床诊断方法,简而言之,就是检查羊的嘴唇、嘴角、鼻子和嘴上是否有红斑、脓疱、水泡等临床症状,以此作为判断绵羊是否感染羊传染性脓疱病病毒的依据。一般来说,这种疾病主要发生在3~6个月龄的羔羊身上。因此,在临床诊断中,该年龄组的绵羊可作为主要检查对象(
2.2实验室诊断方法
以患病羔羊为研究对象,以其唇痂为研究材料。单向琼脂扩散试验与酶法对病羊唇痂进行了初步处理后的me联免疫吸附试验。如果试验结果为阳性,则可确定该羊已感染羊传染性脓疱病(
3.治疗
将该羊隔离,并将病羊与未感染传染性脓疱病的羊分开。羊棚清洁消毒,条件允许。病羊的治疗方法:
1)配制醋酸(0.1%)和高锰酸钾(0.01%)的药液,清洗病部位,严重表面损伤时应用消炎药消毒(
2)肌注病毒,5~10ml/次,2次/D,2~3天为一个疗程(
3)可肌肉注射两种抗体(青霉素和链霉素)+地塞米松(
4.综合预防措施概述
4.1接种
将病羊唇痂与磷酸盐缓冲液混合(剂量:0.01 mol/L,pH值:7.2),研磨,离心(1000r/min)20min,过滤培养基,澄清,除去下层液体。与青霉素、链霉素溶液混合,配比为5:1,置于4℃冰箱中2~4小时或过夜,于-20℃环境下保存。作为病毒接种液免疫绵羊,提高绵羊(
4.2 s的抗病毒能力从国外引进的绵羊应进行一段时间的隔离观察,并同时接种疫苗和消灭(
2)禁止将绵羊引入病区(
4.3加强饲料管理
避免损坏绵羊的口腔粘膜和皮肤,并尽量减少饲料中的尖锐刺,如芒(
4.4合理限制泌乳
对于病羊,应避免通过泌乳将疾病传播给羔羊,并且羔羊可通过人工泌乳(
5.讨论
总之,绵羊传染性脓疱病是一种高传染性疾病,主要发生在3~6月龄的羔羊。病羊和病毒是主要的致病因素使流行病蔓延的因素。早期临床表现多为口、唇、鼻散在小红斑。如果病情恶化,会变成脓疱和水泡,严重影响绵羊的饲养。因此,羊中的羊一旦感染此病,应及时隔离。病羊可用药水涂抹和肌肉注射来控制疾病。未患病的绵羊应在适当时间进行免疫接种(
- 石斛掉叶,是怎么原因? 10-15
- 苍术的繁殖方法 10-15
- 羊肚菌真的有毒吗? 10-15
- 腰果的产地分布 10-15
- 川贝母种子怎么种? 10-15
- 罗勒的种植方法 10-15
- 花椒种植视频 10-15
- 芹菜死苗怎么办 10-15
- 翠云草蔫了怎么办 10-15
- 红葱怎么繁殖 10-15
- 绿宝树掉叶子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 10-15
- 稻田混养虾蟹注意事项 10-15
- 肿节风的种植技术 10-15
- 肉鸽的品种有哪些?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