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李氏杆菌病的症状 羊李氏杆菌病的实验室检验与防治措施
绵羊李斯特菌病是由李斯特菌引起的绵羊散发性传染病。其特点是脑膜脑炎、败血症和怀孕动物流产。李斯特菌病是一种由李斯特菌引起的传染病,可感染家禽、牲畜、啮齿动物和人类。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但死亡率较高。因此,养羊业应重视该病的防治,科学预防该病的病因和特点,尽量减少和消除该病对养羊业的危害。让我们进一步了解绵羊李斯特菌病的症状。绵羊李斯特菌病
1.流行的实验室试验及防治措施微生物学
致病特征。李斯特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的小型杆菌。在涂片上,它通常以单个、成对或V形排列存在。该菌在pH值小于5.O时不能存活,常规巴氏杀菌法不能杀灭,但对盐和高温有较强的耐受性。例如,只有在65℃处理30~10min后才能杀死。常用消毒剂可以杀死它(
。李斯特菌病的发病范围很广。家畜、家禽、野生动物甚至人类基本上都可以感染这种细菌,其中绵羊比较容易感染。任何年龄和性别的绵羊都可能生病。这种疾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人绵羊通过粪便、鼻液、生殖道分泌物和水源传播,其发病与气候变化、卫生条件、饲养管理等密切相关。此外,该病一般是散发性的。虽然感染率低,但死亡率高。2.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病羊表现为精神萎靡、毛脏、行走不稳、步态蹒跚、运动异常或向一侧旋转。有时头和脖子会向一边倾斜,在一边绕圈子,没有法人强迫他们改变。流鼻涕、流涎、喂养和吞咽困难、停止反刍、身体虚弱、怀孕母羊经常流产。h头部和颈部向上弯曲,颈部结实,有角张力。体温明显升高,一般高达39~10.9℃,呼吸达到30~40次/min,心率达到80~115次/min,部分病羊出现单侧头颈麻痹、咬肌麻痹、闭眼、双眼流泪、皮下凹陷、肌肉痉挛、腹泻等症状,身体越来越瘦,经常躺在地上,痛苦地呻吟,四肢继续活动。在疾病晚期,病羊会摔倒在地,无法站立,陷入昏迷,抽搐,四肢会游泳。2~3天后,因严重故障而死亡。短处est病程仅持续2~3天,较长可达7~20天(
在死羊尸检中通常没有肉眼可见的特殊病变。桥脑、中脑和延髓可见典型的微脓肿和淋巴细胞小管。小胶质瘤和少量中性粒细胞形成微脓肿,结节中心液化,中性粒细胞浸润明显。这种脓性病灶非常有限,不会大幅度扩张,但可以分散在整个白质上(
3.实验室试验
细菌学试验。在无菌条件下,取病羊的颈髓和脑干病灶进行组织压迫,然后用met固定汉诺。同时,将脑脊液离心,将沉淀物制成涂片,然后加热固定。对上述两种涂片进行革兰氏染色后,可在细胞内外看到球形革兰氏阳性杆菌。取2份病料,其中1份接种于肉汤和肉肝汤中,37℃浓缩培养24h,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另一部分病料切成小块,加入适量的肉汤均质,保存在4℃冰箱中。革兰氏染色后的富集培养显微镜检查可看到少量成对或V形革兰氏阳性球菌。这种细菌没有荚膜,也不会被感染rm孢子。还可以看到一些革兰氏阳性和阴性杆菌。取培养物接种于胰蛋白胨肉汤中,37℃培养48h,接种于血琼脂平板上,37℃培养48h。半透明的网状菌落生长,表面光滑,形成B型溶血环,位于菌落边缘,但由于与其他杂菌交错,无法进行纯分离,因此,接种于含0.o4%碲酸钾的琼脂培养基和科马加尼李斯特菌显色培养基上,37℃培养48小时。可以看出,前者生长黑色菌落,而后者生长蓝色菌落,具有白色从上述两种培养基中选择一个菌落,接种于血清肉汤培养基上,37℃培养24小时,即进一步纯化。研究发现,培养基首先会变得均匀、浑浊,几天后逐渐变厚并变成半固体。4℃保存的病料也应按上述方法进行分离培养。革兰氏阳性球菌也可以成对或V形排列(
动物试验中发现。取37℃培养48h的可疑菌落纯培养物,对两只体重16~18G的小鼠腹腔注射0.3ml,同时设对照组。结果表明,实验中的两只小鼠ental组于20h内死亡。取其器官组织进行涂片和革兰氏染色。镜检显示革兰氏阳性短杆菌。细菌的两端钝而圆,通常为单端,成对排列,呈V形或Y形。
4.防治措施
病羊可肌肉注射0.2ml/kg长效磺胺王注射液,每日1次。每天一次,连续三天静脉注射三种20ml浓缩糖和四种10ml 10%磺胺嘧啶。同时,根据体重口服磺胺二甲嘧啶0.2g/kg,连续3天。对于同一组假设健康的绵羊,也应服用磺胺二甲嘧啶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如果病羊出现髂神经症状,应采取对症治疗,如肌肉注射盐酸氯丙嗪。剂量根据药品说明书确定,每日1次,连续5天。此外,可在绵羊日粮中添加适量的塔莫辛和阿莫西林,并在饮用水中添加适量的葡萄糖和电解质,以改善体质,避免继发感染(
1.绵羊李斯特菌病的临床诊断
(1)临床症状。绵羊李斯特菌病的早期症状是体温异常升高到40~41.6℃,但很快就接近正常值l、 常伴有抑郁、厌食和眼结膜炎症。随着疾病的进一步发展,病羊出现眼球突出、视力迟钝、视力受损或完全失明等症状,并常伴有颈部、后头和咬肌痉挛、头和颈部向一侧倾斜和大量流涎。后期病羊出现昏迷、颈项强直、角张力、游泳样肢体滑移等症状,发病至死亡时间一般为3~7天。成年病羊病程可达1~3周,死亡率为10%。羔羊经常死于急性脓毒症,怀孕的母羊经常流产而不产奶ny症状,2~3天后胎盘排出(
(2)病理解剖。尸检发现淋巴结有病变,表现为淋巴结肿大、湿润和水肿。病理切片显示肺淤血或点状出血,心、肝、肾变性出血,伴有膜性心内膜炎,肝、脾、深部肌肉化脓性病变。组织切片显示脑膜炎伴有大量单核细胞浸润(
(3)细菌培养鉴定。用革兰氏阳性杆菌对死羊肝脏和脑组织进行染色。镜检为V型或平行微杆菌,杆状两端钝,细菌为s型散开,没有孢子或胶囊。在碲酸钾血琼脂平板上接种杆菌可形成圆形、凸起、湿黑色菌落;在血琼脂平板上生长良好,形成狭窄的β溶血环;在胰蛋白酶琼脂平板上培养,可形成蓝绿色、纯净、透明、有特殊光泽的菌落(
2.绵羊李斯特菌病的防治
(1)病羊的治疗。肌肉注射12%复方磺胺甲恶唑80ml,每日两次,共5天。同时,每天两次肌肉注射400万IU氯胺,持续5天。向出现神经症状的病羊添加250mg氯丙嗪注射液。此外,0.1%高锰酸钾水
和E22)添加碳四环素对绵羊的胃肠道进行消毒。一是给羊喂优质青干草和农作物秸秆,及时补充豆粕、玉米、麦麸等精料,每天定期供应2~3次饮用水。饲料和青贮饲料应首先使用,其次是适当的青贮饲料。矿物质可以添加到饲料中作为饲料。在怀孕期间,绵羊也需要注意钙的补充。补充次数可根据绵羊的体重和数量确定。应尽可能让绵羊外出锻炼,以保持健康提高他们的耐寒性和体质(
(3)保健管理。定期清理羊圈、活动场所等场所,保持羊圈清洁、干燥,通风良好,有病毒、细菌的地方。及时清理绵羊粪便,及时更换垫草,定期喷洒农药、杀虫消毒。及时对绵羊进行免疫,经常刷毛绵羊体表和皮毛,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身体健康。加强自育自养。如果需要引进绵羊,必须严格检查并隔离30天。只有在确认没有混合疾病后才能进行喂养. 总之,在绵羊育种过程中,要从细枝末节做起,努力提高绵羊李斯特菌病的防治手段和水平,保证绵羊的健康生长,保证育种效益的提高(
- 牛的常见病有哪些 10-15
- 动物近亲繁殖会怎么样 10-15
- 鸡非典型新城疫发病原因及防治 10-15
- 国外种鸡已占领中国绝大部分市场 10-15
- 养30只黑山羊要多少成本?养殖的前景怎么样? 10-15
- 荸荠产地在哪里? 10-15
- 国内羊价持续下滑逾20个月 10-15
- 如何养好四季鹅 10-15
- 蛋鸡标准化养殖技术讲座(七) 10-15
- 泌乳奶牛高产管理技术 10-15
- 如何提高青山羊的繁殖率及产胎的技术 10-15
- 叶子花(三角梅)的养殖方法 10-15
- 茶叶的妙用 10-15
- 香菜不出苗怎么办 10-15